白酒的瓶身上之所以只有生產日期,沒有到期日期,是有一定原因的,因為根據相關規定,10°以上的酒可以不用標注,這是因為細菌沒有辦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,而白酒的度數往往比較高,那么這個環境下不適合一些微生物繁衍,怪不得白酒沒保質期。
但這并不意味著白酒存放的時間越長越好,普通香型的白酒5年以后,口味變淡,香味會減弱;醬香型陳酒是好酒,但存放多年的濃香酒是不是好酒目前還無定論,存在著較大的爭議。低度白酒,尤其是32度以下的白酒,擺放時間越長越容易引起性能改變,時間久了,會失去白酒本來固有的特性。
什么樣的酒適合長期存放?
儲存酒的度數50到68度之間為佳(40多的也可以)低度時間長了容易跑味。如果是低度酒,存放的時間久了,就沒有酒味了。對于高度酒,存放的時候也有講究,一般要把酒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,用塑料杯封好口,防止跑酒,多看少動才行。瀘州白酒在儲存過程中會發生水解現象即酸高脂低,因此酒度過低的白酒不宜長期儲存。
為什么存放時間長的酒會比較好喝?
原理是這樣的:酒中含有多種有機酸,儲存過程中,醇類物質就會與有機酸發生化學反應,產生一種叫“酯”的新物質。由于新生成的這種酯類物質都具有各自的特殊香氣,所以經一定時間儲存的酒大都變得格外香醇。
因此,人們通常把酒的這種“酯化反應”稱之為“生香反應”。酒的“酯化反應”相當緩慢,一般優質酒要儲存4至5年左右才能變得香氣濃郁,酒味醇厚。而且這種狀態最多可以持續幾十年。
一般在40度以下的話,那么這種白酒可能是酒精勾兌的,存放的時間比較短,時間久了容易寡淡無味,甚至還會有一些酸澀的感覺,那么儲放的價值也是非常有限的。